米乐m6官网混沌了两年的生活终于照进一道光|福建师范大学新传考

来源:米乐m6官方网址 作者:米乐app官网登录正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4-05-02 10:25:54

  *2025经验帖专栏:首先恭喜2024届的赛博朋友们成功上岸,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曾一起“以理想入世,对抗荒谬世界”,如今一切都已尘埃落定。这一路,你们寻找到了为之努力的目标,创造了冬日奇迹与新的春日景象;感谢所有与我们并肩的朋友,也是因为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才能让秃头所走到现在并继续坚持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拥抱不同的可能性。理想与现实从不是相互对立的存在,它们彼此融合、又相互妥协、挣扎,也正是这样,才显得尤为珍贵。

  3月底的福州阴晴不定,暴雨毫无征兆地噼里啪啦落在房间的玻璃上,拟录取名单也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通知栏的第一行,我的名字赫然躺在最上方。

  该怎么形容那一刻呢?在短暂的不确定和怀疑之后,我手指颤抖地在手机上打出一连串的“啊啊啊啊啊”,试图将这团复杂的心情具象化——我混沌了两年的生活里,终于照进了一束光,我真的“上岸”了。

  我终于有资格在这里以文字的形式分享我的两年,终于有机会将过去两年中无数次幻想过的“为学弟学妹们写经验贴”的场景变成现实。

  正式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咚咚,毕业于一所民办二本,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六级550+,一战报考重庆大学专硕,以359(68/84/103/104)的分数宣告失败,在完整地参与调剂陪跑后决定脱产二战,终于以421分(77/80/134/130)初试第三,总分第一的成绩上岸福建师范大学学硕!

  如果看到这里的你正面临着一战时的焦虑与兴奋,亦或二战时的迷茫与踌躇,希望我的这篇经验贴能够给予你一些小小的鼓励或者帮助。

  我一战在复习中外新史时,直接通过背诵学姐的新闻史笔记来完成复习,这样做虽然能节省很多时间,但当题目考察稍微灵活一些时,背诵过的内容框架就完全被打乱。因此,如果想要学好新闻史,一定不要偷懒略过专业书的阅读与笔记的整理,只有自己搭建中新史的时间脉络与事件关联,才能稳扎稳打地拿到新闻史这种纯靠背书的科目的分数!

  一战的小伙伴大概都会对“专题”这个词不太理解,但是似乎所有的机构或者学长学姐都会强调专题的重要性。

  简单而言,专题就是对一个知识点的各种各样的相关内容和考法的归纳总结。例如:技术专题可以包括元宇宙、人工智能、算法等等,单独的某样技术里又可以细分出概念、优势、发展困境、未来趋势等等,具体应该如何丰富,则取决于报考院校的考察深度。

  专题的形式不限电子或纸质,也不一定都要按照传统的“拟小标题+完整论述”的模式来制作。要明确专题是服务于自己的复习,而非制作出精美如小红书首图般的笔记。所以只要是能让自己吃透知识点,并且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专题,就是一个合格的专题!

  一战的时候,我通过各种渠道加入了七八个考研群,每天混迹于各大群聊,试图从999+的消息中挖掘出一些所谓高价值的“小道消息”,或是时刻检验自己的学习进度有没有落后于他人,但“加群”恰恰是考研过程当中最没有必要的一步。

  其实在确定了自己的报考院校之后,我们只需要确保自己不会陷入消息闭塞的状态就足够了。日常关注一些考研博主的公众号,留意报考院校官网的动态以及公共课资料的出版时间,剩下的时间只需要专注于学习,过多地关注群聊动态反而是一种高成本而低回报的信息获取方式。

  福师大的学硕无疑对想报考学硕,又不介意报考双非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宝藏选项。如果认为自己不擅长死背书、写实务,而擅长动用活泛的思维去分析题目,那么福师大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我将总结一些关键性信息,供大家参考:

  福师大真题的灵活程度,其实并不亚于一些985、211院校,相比于追求答题框架上的完整度,福师大的老师似乎更看重答题思维的创新性。历年考题以学界热点尤其是媒介技术为主,重视对传播学的考察,很少涉及新闻学的内容,所以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十分重视技术类专题的整理以及前沿论文的阅读归纳。

  学硕的专业课考试包括新闻传播史(638)与传播学理论(847)两门,其中,传播学理论考试没有名词解释的题型,这也意味着论述题的分值很高,甚至会出现50分一题的论述题,由此也可以看出福师大老师对考生思维发散能力的要求。

  学硕统招人数基本在20人左右,今年略有扩招。分数线一般都与国家线齐平,每年的上线人数都不足统招人数(大多是英语一没有过线,也就是说,只要初试上了国家线,大半个身子就挤进了校门。

  二战考生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是否脱产”,从我个人的情况而言,由于我的老家并没有较多和新传相关的工作机会,也很难找到网上所推荐的可以有充足时间复习的“闲职”,所以一正式毕业我就回到老家专心开始复习。

  但选择脱产也必然会导致各方面压力的增多。一方面,备考时(尤其是后期)很容易陷入愧疚、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当中,害怕自己再一次失败,且没有退路,从而失败得彻头彻尾。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周围的环境,你将会目睹着同龄人一个接一个迈向自己的生活轨道,而自己仍然在这个看不见光亮的岔路口上挣扎。

  如果你做好准备迎接包括且不限于上述所描述的一切,那么就屏蔽掉周遭的一切,迎接可能是人生中仅有的只需要全心全意学习,而无需顾虑的一年。如果真的足够热爱这个专业,足够渴望想要成为一名研究生,相信上面的这些问题都不足以牵绊你前进的脚步。

  我从五月开始正式投入二战,由于一战时传播学的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在二战时我将重点放在了较为薄弱的前沿知识部分,加强了论文阅读和专题整理的工作。如果是一战的小伙伴,建议仍然要以基础为重,把《范式与流派》多啃几遍总归没有坏处!以下,我将会把我的学习过程划分为前期基础、中期提升以及后期冲刺三个部分,大家可结合自身的进度和学习习惯进行参考。

  福师大的参考书除了被视为“新传圣经”的《范式与流派》以及常被推荐作为课外阅读的《传播学史》以外,大部分都是一些小众书目,因此我在九月份之前都以阅读专业书为主。对于传播学的学习,建议先从比较简单的《传播学史》、《范式与流派》开始阅读,在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再阅读《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传播的观念》、《媒介融合》会更轻松。后三本书在刚开始阅读时出现看不懂、读不进的问题都十分正常,由于出版年代相对来说较早,可以进行泛读,大致掌握论述的重点即可,但是确保一定要将所有专业参考书完整浏览一遍。

  我的阅读方式是,以《范式与流派》与《传播学史》为基础整理了一份传播学基础理论笔记,后期的前沿知识增补也是基于这份笔记再做的框架梳理。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树立学科框架,可以参考《范式与流派》的目录进行笔记的制作。如果觉得自己手头上有更适合直接用于增补或者背诵的传播学基础笔记可以忽略这一步,但请无论如何,打好传播学理论的基础,这也是后续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

  对于新闻史的学习,一定要先从最基础的中外新闻史教材读起,不要害怕麻烦而直接略过读书的这一步,直接去背诵学姐学长的笔记,而是应该扎扎实实地读一章做一章的笔记。如果对于做笔记缺少思路,可以将福师大新闻史的考纲作为笔记的目录,再按照自己习惯的记忆方式进行整理,一份可以拿来背诵的新闻史笔记就初步建成。在做笔记的途中,可以去了解一些人物的历史背景,也可以结合的近代史板块一起学习,有助于加深印象。做完这份笔记之后,就可以开始看新闻史科目的参考书,例如《文人论政》、《范式的变更》,由于这两本是论文集,在阅读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梳理论文的脉络,因为从历年的新闻史真题来看,这些论文很可能成为试题当中的材料,因此需要带着思考去阅读,最好是能够在阅读之后按照论述题的方式,再自己梳理一遍论文的框架。

  九月前,我们需要基本完成参考书的阅读并且整理出自己的传播学基础笔记与新闻史笔记,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需要将时间均匀地分配给专题制作、答题输出与笔记背诵。

  对于和我一样对自己记忆里不自信的朋友,可以从九月份就开始背诵新闻史,反复滚动背诵直到考前,如果对自己的记忆力还算有信心,则可以将这部分时间匀到答题输出上,用写题来反映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果资金充裕,秃头所的夏日答题班就是一个完成“三合一”工作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让自己的记忆更为深刻,可以以答题班的PPT为母版,按照院校考题的方式提炼出一份自己的专题笔记。如果资金并不充足,可以关注宝厂的“拽上岸”课程。

  不论最终选择自学还是报班,都不能完全依赖外界的材料,直接照搬背诵,而是应该根据院校的考察重点自行梳理一份符合自己记忆逻辑的笔记。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份笔记将会随着论文阅读量的增多,知识储备量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厚。相信我,做专题笔记的过程虽然煎熬,但绝对会让你的知识体系上升到next level!

  关于做题,我的练习频率是一周两题,前期三天完成一道题,再空出一天出来复盘这两道题,包括学习优秀作业的表达、小标题的积累、以及通过阅读相关论文来积累新颖的观点,这些复盘的内容都需要及时补充进专题笔记当中,并且时常回顾,才能将练习的成果最大化!等到我基本掌握论述题的写作思路(大概练习10题左右),就会按照题目分值限时进行答题训练,频率仍然是一周两题,多余的时间便可以放在背诵专题和整理专题之上。

  对于新闻史的学习,最简单无脑的复习方式就是车轮式滚动背诵,只需要保持背诵到考前,新闻史这块儿就基本能够过关。在背诵的过程中,切记不要过多纠结背诵的遍数,更没有必要和研友去比较谁背的更多,而是要关注背诵的完成度,不要让自己的背诵笔记里留下任何记忆上的盲区。

  十一月开始,我将答题的方式换成了手写,这个转换十分煎熬,没有了删除键和打字的速度,写题仿佛又回到了初学阶段,但只要坚持练习,大部分人都能顺利挺过这关。

  由于对自己的书写不自信(我的字真的龙飞凤舞),我在十一月与十二月中完成了七次模拟考,这的确是很夸张的模拟次数,但成效卓著,随着题目练习量的加大,我能够更加自如地应付手写答题中的各种情况,也能够逐渐适应考试的答题节奏,以至于上考场时的我,哪怕面临着题型大改的突发情况,仍然能做到心态平稳地仿佛面对的只是一场周末的“模拟考”。

  在这里我要为秃头所的模拟考打个广子,报名11月和12月两次模拟考的钱绝对是我二战过程中花过的最值的一笔,因为批改的院校学姐不仅可以为我出符合院校老师出题偏好的试题,还能够根据我的答题水平告诉我接下来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哪块儿,给冲刺阶段的我喂下了一颗“定心丸”!

  此前电子档中上万字的专题笔记,被我凝练成只有6张答题卡大小纸张的手写框架,而这份“笔记”最终被我带上了考场,成为我考试前最后翻阅的资料。

  因此这里我要说的一个小经验就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不用再去纠结要把知识面再去放大,而是扎扎实实地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不断巩固,这样不论题目如何变化,起码能让自己从最朴实的框架中找到最不容易出错的答题思路。

  我的英语复习资料只有黄皮书2001年至2023年的真题,从五月份打算二战开始每天刷一篇题目,按照「阅读—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的顺序刷完一套所有的题目后继续下一套。期间每天用墨墨背单词按照看英文回忆中文的模式刷100个单词。这两项工作贯穿了我五月至十二月的英语学习。

  因为我的作文不是很好,所以的时候开始了作文的学习,但是也走了不少的弯路,这里有些经验要分享给大家!不管是跟了哪位老。

上一篇:别复习错了!这些院校25考研科目有调整 下一篇:北京科技大学考研保研怎么样?一路硕博!道路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