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官网“在最烂的机构里考411分是我应得的。”

来源:米乐m6官方网址 作者:米乐app官网登录正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4-04-06 08:13:19

  ✦ 我参加了2023年的2024届的研究生考试,在2月26号的晚上,我怀揣着激动的余温写下这篇关于考研历程的文章,将我去年那几个月做一个大型的总结。而今天是4月2日,我终于收到了拟录取的邮件,结束了为期两天的深度焦虑,也终于让这篇9000字的经验帖成为了现实。

  ✦ 首先,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报考院校以及最终成绩。我报考的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的学硕,立志成为一名“研究者”。昨天整个晚上没有好好睡,换来今天早上的成绩暴击。四科成绩分别为::76分;英语一:88分;新传理论:131分;新传实务:116分;总分411分。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我至少稳进复试。

  ✦ 一天过去,我的内心除了快乐,还有一些想要落泪的冲动。毕业后工作了三年+第一次考研+跨考生的身份让我自己更懂得这条路走得多么艰辛,我努力地想要够到的东西真的就这样成为了现实,感慨颇多。从7月份开始看专业课知识到12月份考完,5个月的时间做了很多事,也有很多事没有达成。也许因为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多么多么努力,所以这种“顺利感”真的有点让我有些迷失,反复确认了几遍我的成绩,我才敢相信,或许我真的已经足够努力,足够卷了。

  我是个信息闭塞的社会考生,在6月底搜集了复旦的真题之后,我真的感受到了一丝死意。复旦的题目不算难,但是很灵活多变,拿分不易。可是,当时的我看着一堆的参考书,我除了把他们一本一本买回家之外,完全没有办法。

  在我翻开《新闻学概论》的那一天,我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要怎么阅读这本专业书,我甚至看不出来重点在哪里。于是我又寻求了万能B站的帮助,并在它的索引下选择了“秃头所新传考研”的公开课带读视频,好多个四小时的课让我瞠目结舌,跟着上了一下之后又惊为天人,一百句卧槽浅浅埋入心底。

  我深知自己基础薄弱,又因手头积蓄富余,大手一挥就买下了秃头所的夏日班五科联报课程,超长的时长和极细的讲解,属实让我度过了非常充实的两个多月。不过,说真的,秃头所的免费课程相当不错,我觉得如果是在我大四的时候选择考研的话,在那种学习氛围下,我肯定是会选择白嫖一波秃头所哈哈哈。

  不过,我当时还是有一点遗憾在的。由于6月底才开始准备,我错过了秃头所的全程班,这么优惠的课没报到真真叫人心寒,我的散装课程也差不多花了6000多,血亏。

  我在秃头所一共报了3样课程,买了1本名词解释小册子。3样课程分别是:夏日班、秋日班和12月的模考;3样课程都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首先是夏日班。夏日班的课程容量非常大,大到让我觉得这2500花的也太值了,就算没考上当拓展知识也赚到了(bushi)。复旦的考试范围比较广,我呢乖乖选了五科联报;大家其实是可以根据自己院校情况进行课程的选择,大部分的朋友其实传播学和新闻报就足够了,价格非常亲民。传播学的课程内容从古至今,论及中外,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传播学各大派系大乱斗;从传播学的建制聊到传播学的重建;让我的知识体系直接扩充了好多好多倍。新闻学的课程则会相对枯燥,但班班花花还是有努力讲出花来,咱就是说感受到了。

  我呢,虽然是一个没法做计划的选手,但由于一贯的“好学生”心态和“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加持,所以非常努力地跟完了所有的直播课【有两节因为去听演唱会了没跟】。为了对得起我自己花的钱钱,我在每次打卡作业出来之后就会根据课程所学知识回答一下课堂作业。我也为了争夺“优秀名额”,在每一个人答题的陌生同学底下点赞评论哈哈哈,最终5科联报我获得了5份秃头所的纪念小礼物,也许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已经被秃头所狠狠拿捏了。

  其次是秋日班。秋日班又称答题班,虽然每天PPT都有着象征性的400+上岸作为抬头,但我从来没想过考400+的人就是我自己。答题班的课程从9月15号开始,和夏日班之间差的这几天刚好给我整理笔记和内容理解的时间,我也是借此机会重顺了一遍逻辑,受益良多。说到这个,还有一个小插曲。我当时学完夏日班觉得自己还行,虽然我并不是买不起答题班,但好像必要性不是那么大。但整理完之后我自己尝试去答题才发现,这知识和答题是两回事。哪怕我都知道,我就是写不出来,或者说我的思考总是有一些片面。加上自己一个人学习属实有点吓人,我还是选择了更舒适的备考方式。

  答题班33次课程,课程模式和体系也和夏日班完全不一样。我觉得新一届的朋友们如果在夏日发现自己学不会的话,请不用觉得担心或难过;如果发现自己好牛好牛,也不要觉得有多么自豪。因为学科性知识要变成输出性内容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夏日班将一整个庞大的新闻、传播、广电、媒介经管的知识进行了梳理,你会在短短的时间发现自己巨大的进步,抑或是感受到极强烈的挫败。但这些都无所谓,秋日班会以统领的方式,按照题型进行横向再造,就像是织布一样,将你脑海中凌乱的知识连接成美丽的图案。

  一般来说,秋日班按照课前作业+学科知识梳理+答题技巧教授+参考答案呈现的方式,3天一个疗程,狠狠摩擦你的大脑。前期简答题,后期论述题;别看作业只有一道题,你是真的能够做一整天。当然了,我从一开始就有较强的时间控制意识,我强迫自己一定要快点写完作业,要把其他的时间用在知识整理和内容理解上。所以,我所有的作业都会在1小时内完成。当然,量力而行。我希望的是,大家不要自认为做在电脑前一整天做一道题就是努力,而要有意识地控制时间,这样自己在考场上才能在3个小时地时间完成所有的题目。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坚持真的就是胜利的一半。在秋日班刚分班的时候,我焦虑地和班班吐槽,考复旦的人怎么这么多;她来了一句别的机构人更多。秋日班的第一节课更是盛况空前,700+的人在上直播课,举手位一位难求。但是,慢慢走下去,我就发现人越来越少,最后差不多稳定在320人左右,只有这些朋友一直把直播跟到最后。我不否认大家通过录播学习的可能性,我只是抒发一下我自己看录播的心情。说线个小时,我真的还没开始听就有点想放弃。除此之外,做作业也得坚持。我所在的院校群,交作业的同学也不够稳定,我这种守财奴发出尖叫,你不学你报了干啥!!

  说实线次课还挺多。但是自从第18节课之后,后面的课程就像是快进一样,突然之间上着上着心脏就会漏一拍,抬头一看PPT标题,怎么就第23节了!再一抬头,怎么就第28节了!最后一节,我完全忘记班班和花花讲了些什么,只是木然地任由她们的声音围绕在我身边。考试前,寒冷的长沙冬日,有点紧张又有点漠然的内心,我就这样结束了这段旅程。

  最后,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秃头所的模拟考试卷。这一部分,我建议那些有“分数恐惧”的敏感性人群选择和我一样的方法:只参加12月那一次。说真的,我特别佩服班班的考研之路,她是真的用模考逼迫自己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我却觉得我这种类型的并不那么适合,说实线月这一次的模考,成绩出来之后我都狠狠emo了两三天,虽然班班后来帮我平反了一下,我也还是有些低落。对了,答题班也是如此,学姐给的分太低,我就自己主动要求对方停止打分行为,仅提供指导意见。该说不说,在内耗的情境下,我们要主动找到矛盾并解决它。

  因为自己有一定的“好学生心态”,我为了在12月的模考拿下好成绩,在11月就自己对本院校的真题试卷进行了模拟考试。本来想的是考试时间的那种3小时,后来因为起不来,所以我是啥时候能凑出仨小时,啥时候就来做,有一次就是晚上六点多写到九点多。等到12月那一次统一的模考,我就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考官要求进行了一整天的新传试卷编写。因为早有练习,我的模考之旅除了写了手酸之外,没有什么觉得难过的地方。

  不过,虽然那次统一的模拟考我在学姐的评卷下只拿到了105+112的糟糕成绩,但是在秃头所附赠的院校独家模拟卷的自我测试中,我却拿到了132+116的好成绩。而这,和我最后的考试成绩,仅有1分的差距,非常离谱。我做完的感受是,秃头所的押题卷题目更综合,这也是秃头所为了帮大家多押一些题而做出的牺牲,总体来说偏难;秃头所的院校卷题目则比较拟合学校的考试风格,虽然我做的时候觉得分值分布不合理、题目有点忽上忽下,但拿到试卷后我才明白,原来一切都有原因。我看着714卷子上分值10分的简答题和30分的论述题,真的有一种幻视模拟卷的感觉。

  不过,我觉得嘛,不同学姐的评卷风格也确有差异,我觉得我不至于总分217那么差,但也没有248这么高,我大概就是230的水平。最后,我专业课能有247,我想大概率大家的分都很高,这题目简单清爽,老师阅卷又仁慈可敬,我这分数也就普普通通。

  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比较推荐大家买一次模考。模考的价值不仅在于那一次全真的模拟考试,还在于后续答案的梳理和对热点的把握以及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估。

  考试前几天,我拿出我做的所有试卷,归纳总结自己写题的优势和缺点,并将其内化为行为。比如,我知道“影响类”一般要正反分析,但我常常写着写着就把一方面的内容给忘了,这点在我考试当天也忘了,后来连忙加上另一重分析,这才避免了悲剧的方式。此外,如果你觉得有些不满意,其实也是可以随时“骚扰”秃头所的,售后服务真的很棒,我喜欢和真诚的人打交道。

  说完这一长串过去一年备考的经历,我再来和大家聊一聊我的学习经验。我本科其实在复旦辅修过新闻,得益于上海跨校辅修的政策,我其实在大学期间接触了新闻传播行业——这一个我在高中阶段很感兴趣的专业。但说实话,我的热情在上课的过程中被磨灭了。当年我未满20,一整个初出茅庐、愤世嫉俗的小伙,对“新闻控制”嗤之以鼻。老师都是好老师,但我却觉得从事新闻传播也太黑暗了(笑)。不过,我对传播学的热爱的种子倒是在那时种上了,期末考试也拿了90多分,算是无功无过的一次辅修经历。

  但是,时隔多年,我的辅修课本身也上得零零散散,知识早就滑过脑子,成为了深层垃圾。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信誓旦旦以我那辅修的经验当作“有基础”,却在最开始看专业书阶段就感受到了可怕的压力,我当年这不完全没学会吗!所以,我美美地在7月开始复习,却在一开始就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当然了,我那不想上班的心最终战胜了这一想法,开始了系统学习。

  第一,建立了一个笔记文件夹,再在文件夹中建立课程分设的文件夹,然后根据上课顺序进行笔记记录。我的学习方法不是很可取,但我又觉得挺有用。我会把PPT上的重点知识挨个儿记录在word文档里面,其实就相当于抄一遍PPT了,后来我觉得整理一遍太费时间,就将做笔记和听课变成一件事。上课的同时,我在底下狂敲键盘,一边理解一边强制性重复记忆。而后,我会再随缘进行一些笔记整理,对不懂的地方再找了回放听听。现在想想这件事情是很有价值的,若不是这种方式,我那三四个小时如坐针毡,经常性并发的直播课时间真的很难渡过。

  第二,阅读专业参考书。虽然,我在读完参考书之后发现听秃头所的课就足够了,但是我在阅读参考书的过程中还是收获很大的。通过“书的逻辑”再一次理解了课程知识。

上一篇:立信国际高端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直录计划详解 下一篇:专科学历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一览考研党关注!